投身化工装备国产化创新的逐梦人——记中国中化优秀共产党员、甘肃省最美科技工作者张万尧

来源:
时间:2022-07-21

张万尧,男,汉族,2001年进入天华院工作,200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天华院化学工程研究部部长、化学工程研究部第一党支部书记、干燥设备研究所所长。

从聚丙烯领域到活性炭领域,从理论研究到科研成果大规模产业化,从借鉴国外技术到自主研究开发,从一名助理工程师到教授级高工,从一名普通的研发人员到甘肃省最美科技工作者……在技术创新的道路上,张万尧同志锐意进取、屡破万难,不断超越对手和自己,为化工装备行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2001年,从郑州大学化工设备与机械专业毕业的张万尧,怀揣着青年学子的梦想,进入到原化工部十大重点科研院所之一的天华院。正如大家印象中的西北人,张万尧实在又热情,他将满腔热血投入到干燥、分离、汽蒸、反应等领域的科技工作中。“在科研领域的突破中,不进则退;在设备国产化的道路上,路虽远,行则必至。”——面对创新路上的艰辛,张万尧如是坚定地鼓励着自己。

挑战  走出化工装备国产化创新之路

参加工作以来,张万尧和他的团队紧紧抓住国家大型成套设备国产化工作的有利时机,按照“工艺与装备并重,自主创新与消化吸收相结合”的指导思想,从数学模型建立和分析模拟着手,从一开始的关键部件结构研发试制、整机工业化样机试验,再到不断的进行放大工程规模,先后完成了PTA压力过滤机、CTA分离机、聚丙烯流化床、汽蒸器、旋风分离器、共聚反应器等几十种设备的自主研制。2007年,张万尧经团委推优,在党旗前庄严宣誓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作为一名党员,他将务实的工作作风、严谨的创业精神融入每一项研发任务,俨然成为了引领干燥专业创新的一面旗帜。他前后主持和完成20多项国产化、大型化石化领域项目,他和团队参研的国产化重大技术装备和关键设备,不仅提高了我国装置国产化率、节省了大量的设备引进费用,而且使售后服务和备品备件得到了保障。由于国产化设备的价格只相当于进口设备价格的1/3~1/2,不但迫使外国公司的同类设备在我国降价,甚至替代了同类进口设备。

——在聚丙烯领域:聚丙烯气相反应器、共聚反应器、干燥器、聚汽蒸器均为进口设备,目前天华院已实现初步国产化,尤其是聚丙烯技术领域干燥器和汽蒸器市场占有率90%以上,完全替代了进口设备。张万尧带领团队,在聚丙烯领域开发的鲁姆斯工艺聚合反应器和脱气仓、JPP工艺的卧式反应器、Basell工艺的环管反应器、丙烯(乙烯)精制等单元进行了大规模的模块化和撬装化。其中,一台套约1.2亿元的进口聚丙烯鲁姆斯工艺聚合反应器和脱气仓,2021年经天华院国产化后,该套装备约6000万元。2021年天华院承制的2X60万吨年聚丙烯装置环管反应器出厂,已在国内多家媒体进行综合报道。

——在PTA领域:PTA(精对苯二甲酸)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化纤和树脂领域重要原料,我国是全世界最大的生产国和消费国,年产量约6000万吨,占世界总产量80%左右。由张万尧主持完成的最新生产工艺中的关键核心设备压力过滤机的初次国产化主设计,集过滤、洗涤、干燥一体化,缩短流程、降低投入,改变了生产技术格局,节能降耗效果明显,为国内用户节约了大量资金,2020年获得干燥行业创新产品。

——在橡胶领域:SEBS研磨机生产时转速很高,之前均由国外公司垄断,给国内装置生产带来极大不便,张万尧带领团队将该设备国产化,完全替代国外产品,使橡胶领域的能耗大大降低,得到用户的肯定。

——在活性炭领域:活性炭领域的活化炉体积庞大,国外进口价格昂贵,每台约1亿元,张万尧带领团队将设备国产化,市场每台价格为2000万元,并将该设备的用途由活性炭领域扩大至污泥干化、矿石焚烧等领域,意义重大。

另外,张万尧主持完成ABS的脉冲刮壁式换热器、PDH的反应器、PPO的过滤机和干燥机、SAP高压桨叶干燥机、高端非金属材料聚酰胺的连续反应器等都有新的业绩和进展。

张万尧就像一颗螺丝钉,发扬着钉钉子精神,坚定不移的钻研,脚踏实地的苦干。在他和团队的努力下,石油化工领域的装备研发和国产化工作不断有新技术和新产品,攻克了多项技术难题,闯出了一条科技创新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2021年,他带领团队积极开拓市场,累计签订合同超8亿元,为公司全年经营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有力保证。

标杆  为研制大国重器拼搏求索

2008年夏天,期盼已久的活性炭领域的核心装备立式多膛炉被运至乌鲁木齐,张万尧带领技术团队进疆,开始了“立式多膛炉”测绘工作。由于立式多膛炉用途特殊,进口受限,此次测绘工作任务重大。7月的乌鲁木齐酷似火炉,热浪与紫外线无情地炙烤着他们,张万尧带领团队成员专心测绘,汗水模糊了双眼,身上的衣衫可以拧出水来,由于长时间的户外工作,他还出现了头晕中暑症状,被同事发现搀扶回到临时办公室。张万尧冲锋在前、不畏艰难的精神感染了周围的同事,团队最终仅用了7天时间就完成了整台设备的测绘,满载而归。

2013年,为将国产化压力过滤机应用在PTA(精对苯二甲酸)的新工艺中,张万尧和团队在新建装置现场进行醋酸含量和湿份的确认试验,在醋酸的刺激下,他眼睛多次出血,为了不影响项目建设速度,他晚上治疗眼睛,白天依旧进行试验,经过三个多月的不懈努力,终于找出关键参数并确定设计思路,成功将压力过滤机应用在250万吨/年的国内装置中,不仅为PTA技术专利商INVISTA公司解决了装置建设问题,也为该技术在国内外推广储备了基础和铺平了道路。

长期废寝忘食、疲于奔命的工作,在一次技术交流中他突然病倒急需手术。住院治疗期间,有一位82岁的老师不辞辛苦从杭州坐了30个小时的火车特地到兰州来看望他,“我为我们的国产设备骄傲自豪,年轻人就是国家的希望,但是一定要保重自己的身体,要多为国产化设备争气做贡献……”老师临走还不断地嘱咐他。两代人,一条心,为做强做优做大国产设备的心却从未改变。

身体康复后,他又马不停蹄辗转多地,将天华院的科研技术和产品在全国各地推广,目前已成功应用于石油、化工、冶金、钢铁、建材、食品、医药等行业,引领我国干燥行业向更多领域、更深层次、更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带来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

无悔  铺路架梯培育优质团队

从小学到初中,儿子的学习张万尧几乎没怎么管过,但是,对干燥设备研究所年轻人的成长,他可没少操心,兢兢业业为人才成长发展铺路架梯,打造一流人才团队。

认真落实“师带徒”制度,坚持“双培养”,把业务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业务骨干,不断提升党员干部队伍的整体综合素质。针对人员出差多、设计任务重、市场领域广的现状,张万尧提出“主管”管人和管事的人才队伍建设目标,以引领和推动团队持续发展。同时加强对青年骨干培育力度,关心指导青年员工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并有针对性的予以重点培养。他敢于把任务重、进度紧、挑战大的工作交给青年骨干,让他们在急难任务中“唱主角”,使青年骨干在一个个项目任务中学知识、长才干、扛大梁、谋发展。借助公共平台,以“党课”“专业能力提升”为载体,邀请相关老师、专家为科技人员授课,采取外送和內授相结合的方式,逐步提高人才队伍的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使科技人员及时了解和掌握行业内前沿技术动态。

天道酬勤,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截止目前,张万尧和团队获得部省级科技奖励8项、各类荣誉称号5项,申请中国专利171项,获得授权94项。2022年,张万尧先后获得中国中化优秀共产党员、甘肃省最美科技工作者、天华院优秀党务工作者等多项荣誉称号,但他没有半点浮躁,依旧用赤诚之心和忠诚行动奋发竟进,躬身示范,用心用情用力为化工装备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商务垂询
电话号码:0931-7312166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 RSS订阅 | 常见问题
天华化工机械及自动化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京ICP备13046076号